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版)》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(CDS)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权威临床实践指南,旨在优化糖尿病管理策略。本文提炼医生面向患者答疑的核心内容,帮助患者科学理解糖尿病防治。
一、糖尿病诊断标准(2024更新要点)
1. 诊断标准
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糖尿病:
- 空腹血糖(FPG)≥7.0 mmol/L(至少8小时未进食)
- OGTT 2小时血糖≥11.1 mmol/L
- 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≥6.5%(需标准化检测)
- 随机血糖≥11.1 mmol/L + 典型症状(多饮、多尿、体重下降)
新增关注点:
- HbA1c作为诊断指标需排除贫血、血红蛋白病等干扰因素。
- 糖尿病前期(需积极干预):
- 空腹血糖受损(IFG):6.1–6.9 mmol/L
- 糖耐量受损(IGT):OGTT 2h血糖7.8–11.0 mmol/L
二、糖尿病综合管理“五驾马车”
1. 营养治疗
- 核心原则:个性化膳食,控制总热量,均衡营养。
- 推荐模式:
- 低血糖指数(GI)饮食:全谷物、非淀粉类蔬菜、豆类。
- 优质蛋白质:鱼、禽、蛋、豆制品(肾功能正常者)。
- 限盐(<5g/天)、限糖(避免添加糖)。
2. 运动治疗
- 推荐方案:
- 有氧运动:每周≥150分钟(如快走、游泳)。
- 抗阻训练:每周2–3次(增强肌肉,改善胰岛素敏感性)。
- 注意事项:
- 避免空腹运动,防低血糖;
- 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避免剧烈运动。
3. 血糖监测
- 监测频率:
- 口服药患者:每周2–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;
- 胰岛素治疗者:每日多次(餐前+餐后2小时)。
- 新技术应用:
- 持续葡萄糖监测(CGM):适用于血糖波动大、无症状低血糖者。
4. 药物治疗
(1)口服降糖药
药物类型 | 代表药物 | 适用人群 | 注意事项 |
---|
二甲双胍 | 格华止 | 一线首选,尤其超重/肥胖者 | 胃肠道反应常见,肾功能需监测 |
SGLT2抑制剂 | 恩格列净 | 合并心肾疾病者 | 可能增加泌尿生殖感染风险 |
GLP-1受体激动剂 | 司美格鲁肽 | 肥胖、心血管高风险者 | 需皮下注射,可能恶心 |
(2)胰岛素治疗
- 适用人群:
- 1型糖尿病;
- 2型糖尿病口服药控制不佳或急性并发症(如酮症酸中毒)。
- 方案选择:
- 基础胰岛素(如甘精胰岛素)+ 餐时胰岛素(如门冬胰岛素)。
5. 糖尿病教育
- 患者需掌握:
- 低血糖识别与处理(立即进食15g糖);
- 足部护理(每日检查,防糖尿病足);
- 定期复查(每3–6个月查HbA1c)。
三、并发症筛查与防控
1. 急性并发症
-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(DKA):
- 诱因:感染、胰岛素中断。
- 症状:恶心、呼吸深快、呼气烂苹果味。
- 紧急处理:立即就医,补液+胰岛素治疗。
2. 慢性并发症
并发症 | 筛查方法 | 防控措施 |
---|
糖尿病肾病 | 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比值(UACR) | 控制血压(<130/80mmHg)、限蛋白 |
视网膜病变 | 每年眼底检查 | 强化血糖、血压管理 |
神经病变 | 10g尼龙丝试验 | 改善微循环(如α-硫辛酸) |
心血管疾病 | 血脂、心电图 | 他汀类降脂、抗血小板治疗 |
四、特殊人群管理
1. 老年糖尿病患者
- 血糖目标放宽:HbA1c≤8.0%(防低血糖)。
- 避免过度治疗:优先选择低风险药物(如DPP-4抑制剂)。
2. 妊娠糖尿病(GDM)
- 诊断标准:OGTT 75g,任一血糖值超标(空腹≥5.1 mmol/L,1h≥10.0 mmol/L,2h≥8.5 mmol/L)。
- 管理重点:胰岛素治疗(口服药禁用)、严密监测胎儿发育。
五、患者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1:糖尿病能治愈吗?
- 2型糖尿病:部分早期患者可通过减重、生活方式干预逆转(无需药物)。
- 1型糖尿病:需终身胰岛素治疗,但可通过科学管理避免并发症。
Q2:吃糖一定会得糖尿病吗?
- 否,但长期高糖饮食+肥胖会增加风险。遗传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。
Q3: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吗?
- 不一定!无糖食品可能含高脂肪、高热量,仍需计算总碳水化合物。
Q4:血糖正常后能停药吗?
六、总结
- 早诊断、早干预是关键,糖尿病前期即可逆转。
- “五驾马车”缺一不可,尤其重视生活方式调整。
- 并发症可防可控,定期筛查是保障。
- 个体化治疗,医患共同决策最优方案。
医生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,参考本指南提供精准建议,提升患者依从性和管理效果。
(依据: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版)》)